讀了那麼多年的書,看了那麼多年的故事
人與人之間利益衝突才會戰爭
同樣的因為利益才會結合
殺頭的生意有人做,賠錢的生意沒人做,這話不是豪洨的
其實很多看似道德的友善行為,背後只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
只有絕對的利益,才能保持絕對的理性
讀書得到學位同樣也是為了利益
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目的,那就一定不是理性的
同理,玩社團不能比讀書拿學位得到更大的利益
因此大多數的人會選擇要讀書拿學位比重較多
剩下的就是感性而已
但是,重點就在於
"人不是理性的動物"
這句話很重要,由於人不是理性的
因此選擇事情多了多樣性
也無法通通都追求絕對的利益
因此整個族群的發展才會越來越大
越多元化的行為以及差異
造就了人類統治了這個世界
再來,人與人之間資訊的不流通
造成了一件事,你不知道甚麼是比較好的利益
因此只會跟著你所能擁有的資訊行走
EX:看到大家都在讀書,我就跟著讀,或看到大家都在玩,我也跟著玩
你不會去想到這兩件以外的事
因為你沒有這樣的資訊
難道我們現在做的事,就能得到最好的利益嗎?
但是因為我不知道,所以心安理得
人家餵給你甚麼,你就吃甚麼
人家說甚麼比較好,你就跟著跑
接著,現在這個社會看似資訊非常流通
但有多少真多少假,沒有親眼看見聽到
你又如何驗證對錯?
不知對錯,又要如何找尋更大的利益?
總結
1.保持理性
2.要有篩選資訊判別利益大小的能力
3.這是豪洨文
- Aug 05 Tue 2008 20:16
利益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